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谈感悟 话心声(十四)
发布时间:2023-06-07

微信图片_20230111105950.png



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心得体会,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谱写知识产权保护新篇章。



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预审服务部 专利预审员 荆志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锚定基础前沿领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必须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增强基础研究设施布局,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注重发力原始创新,实现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坚持从能放、会管、服好角度切入,完善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发力原始创新,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创新速度,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根本宗旨,努力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实现更大规模的科技价值创造。

创新转移转化机制,推动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的高低关乎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供给,关乎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更关乎能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着力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成果产业化是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关键一环,要加快构建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有机嵌入的良好协同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的高效对接。

科技创新对企业主体、社会、国家的意义重大,每一项技术的创新背后都凝聚着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营造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作为从事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人员,我将继续坚守职业道德、恪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职责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为促进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预审服务部 专利预审员 李爽

二十大报告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通篇贯穿坚定的信念追求、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卓越的政治智慧,是我们党争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一是高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筑牢理论根基,持续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源流结合、融会贯通,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落实中央部署、正确对待利益得失,以具体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意识,始终恪尽职守。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联系到实际工作,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融入到专利预审工作之中,认真审查每个案件,心无旁骛、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时刻牢记岗位责任,时刻牢记群众信任,做到差距面前不推诿,矛盾面前不回避,风险面前敢担当。力争做负责任的人、干负责任的事,在主动担责中对岗位负责。

三是贯穿着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清醒认识。我们必须强化党性意识,始终不忘初心。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既要自觉依靠制度筹划、指导和开展工作,又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纪律的监督。要时刻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绷紧廉洁自律的弦。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我深刻认识到时代在呼唤我们,人民在期待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要求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不断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政治立场、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在实际预审工作中,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啃硬骨头挑重担的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又要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以真才实学为无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锡市滨湖区建筑西路583号汇创大厦2号楼2楼

电话:0510-88727828,传真:0510-88727828

Copyright © 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17584号